The growth of things
【策展人】
周松林
NAA中心馆长、静逸美术馆馆长、新金石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执行策展人】
张继华
济宁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丁立人
王冬龄
李秀勤
张永见
何崇岳
刘彦湖
张 强
班陵生
靳卫红
慕 辰
鲁大东
张目达
滕家琪
【学术主持】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主席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学术总监】 李 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金石学研究所顾问 赵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金石学研究所所长
【学术论题】
论题一
书象·身体·信仰·生长:“物”与中国的现当代艺术
主讲人:参展艺术家、学者(圆桌论坛)
主持人: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二
“物”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到马里翁
主讲人:陈辉(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三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
主讲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四
“物”的伦理学位置
主讲人:张曦(厦门大学)
主持人:张钟萄(中国美术学院)
论题五
人类学与“物”的研究
主讲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六
从物到系统:科技艺术与公共艺术的隐秘联系
主讲人:张钟萄(中国美术学院)
主持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七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迹化 —— 篆刻·文字·建筑
主讲人:刘彦湖(中央美术学院)
主持人:张强(四川美术学院)
论题八
世界实验书法:一种新的艺术史谱系
主讲人:张强(四川美术学院)
主持人:朱青生(北京大学)
论题九
汉碑与尧都
主讲人:辛德勇(北京大学)
主持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十
六舟和尚的锦灰堆——十九世纪的中国“现代艺术”
主讲人:郑岩(北京大学)
主持人:张强(四川美术学院)
(说明:论坛及讲座时间待定。线上线下结合。敬请关注!)
【展览的阐释维度】 书象 丘新巧主持
一眼望去,曾经包罗万象——按照这个成语的全部意思——的书法已经把它的象遗落,至于这个遗落在历史中的那一连串节点,以不同的视角看过去结论会有所差异,但这段历史之为连续的溃败,即这个过程的本质乃是作为一种陷落,却是确凿无疑的。
人们曾在书法中经验过山川日月、草木虫鱼、可喜可愕、歌舞战斗,而今一 切都已消歇。也就是说,书法只剩下空洞、贫瘠的象——象仍然存在仅仅是因为象可被消耗但不可被剥夺——并且这种贫瘠正由于人们无视其之为贫瘠,而在更根本的层面上构成了书法的绝境(aporia)——由此,我们可以把井上有一对“贫” 字的书写,视为现代书法的一个基本征象。当荒芜之地已不可能生长出乔木,这便决定了所有成功的意识都已被判为虚假,每一个带着决意的人,便鱼贯进入野草那速朽的命运,一如鲁迅在书写中国现代性的门槛上所发出的呼喊:“希望这 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为了肯定生存,为了让出未来。
象的无限性恰恰在于它位于心与物交汇的顶点。因此,在书法与世界的交汇之处诞生了书象,在遭遇、碰撞、应和、直观之中凝结为关于书法的最初的结晶。此书象乃是起源,是承诺,是每一个书法的未来之能够被宣告为未来所参考的依据,它需要在每个时代被不断重新加以发明。因此,保持探索的前沿性姿态将始终是宝贵的,尽管它将不得不面对暗夜,它将艰难地从中辨认一切并被辨认。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代书法中有种可怕的沉寂,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去认识我们做 过和正在做的书写。
新书象的生成需要在两个基本因素上得到考量:语言与物。我们已经知道词语破碎之处便无物存在。当书法进入后日常书写时代之后,它与语言的自然联系即被切断,书法进入语言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不再是一个不假思索的命题,而是某种需要被反复诘问的艰难决断。其次,书法中的物,首要的,即我们手中所拿着的这支毛笔本身,同样在历史中遭受了持续的贬抑和扭曲——它在傲慢的、喧嚣的主体面前仅仅成为了某种具有次级重要性的工具,充满惰性,等待着被驯服。但人们必须再一次,让物从其单纯的“器”之中再次敞开,上升,发出鸣响。形而下者与形而上者之间的贯通,将被一根新的可能性丝线维系。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上面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 些回答不可能概括当代书法的全体,然而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它们为当代书法带来的启示会始终伴随那些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的人。
身体 李修建主持
晚近,身体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哲学、历史、艺术、人类学、社会 学、文化研究等等,纷纷聚焦于此。或把身体当成研究的对象,或以身体为切入 的视角,成果纷呈,异常热闹。
人类同居一个星球,同处一个世界,在生物学意义上,或许微有区别,大体 别无二致。差异巨大的是文化,不同文化,其宇宙观、世界观、自然观、身体观、 审美观,往往有霄壤之殊。
中国古代自有一套特有的身体观,诸如形气神,精神魂魄,五官七窍,五腑 六腑,四肢百骸之属。身体与宇宙自然,具有呼应关系,此即天人合一。中国传 统思想,无论儒家的修身齐家,道家的长生久视,禅宗的色心不二,都讲求身心 合一,并不截然相对。神之于形,心之于身,处于主导地位,因其通达“恍兮惚 兮”的天地大道。但神之存,有赖于形,“以形写神”也好,“以神写形”也罢, 没有了 “形”,也就无所谓“神”。
中国传统艺术,纳诸这些观念之中,方才看得明白。“见字如面”“书如其 人”,书法是写作者的代言,面对作品,便可见出书写者的性情风度、才识品行。一花一世界,一幅作品,更是一个骨肉丰盈、神完气足的世界。作品不仅仅是中 心,作品已然代表一切。书写者不必在场,书写者已经出场。
“天不变,道亦不变”。百余年来,社会发生着超人想象的深刻变化,从“三 千年未有”,到“百年未有”,天变了,道也变了,一切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了。
传统书法的“灵韵”消退了,传统书法的“观看之道”失灵了。不过,它绵 延不绝,它仍在承续,它需要调适,它正被革新。
不乏或激进或婉约,或横眉冷对,或哗众邀宠的实验者。他们挑战传统,追 步时代,提笔挥墨,顾盼自雄。他们把书法当成视觉文化,把创作当成行为艺术, 当成一场表演,当成一次仪式,当成一个事件,当成文化批判。
身体出场了,作品似乎不再重要,期待你关注的,是过程、空间、场域,及 其背后可以进行多样解读的可能意义。
信仰 吴天主持
金石的本质是人类试图对抗遗忘,实现永恒的一种物质手段。钟鼎铸字、勒碑刻铭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从这个粗略的现象还原上进入金石所代表的刻写与其随后演化而成的书画,金石本身便具有宗教般的意义——我们相信某 些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可以追求永恒的。这种相信使得艺术在文明史中始终饱含 那一丝神秘的气息。而当刻写、书写下沉至个体时,其法度于尺牍方寸间又被世 代读书人传承为一个个信条,内化为身体的经验和对技艺的崇拜。
现代中国人对艺术与信仰的关系的理解大多受上世纪蔡元培任民国教育总长期间提出的“五育”原则之“美感教育”的启发。后来,转任北大校长的蔡又进一步具体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理念。蔡认为普通人通过对美的沉思即可显而易见地深入到精神世界中。在审美中,人的悲欢爱恨皆被腾挪到沉思的对象上。于是,美成为了超越民族和文化疆界,具有开放性的道德修养。受此影响,现代中国人,尤其是民间、江湖中的好几代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青年们,都不自觉地会把审美或美作为对象,将之道德化。无论面对书写绘画还是行为装置,我们会将艺术和道德目的联系起来,希望作品能发挥维系对文化共同体信仰的社会作用。
但晚清以来,中国与西方现代文明碰撞之后经由“百年革命”造就的结果是, 我们的生活方式以不可逆转的形式变了。于是,艺术又成为了现代中国人对西方 现代性社会想象的寄托。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他们作品穿透媒介与物质后是一种与现代中国的精神共谋。他们都试图重新找到个人体验与公共生活的意义与联系,以作品重新编织当下精神生活的意义。而这正是刻写与书画曾赋予过我们的。也许今日我们对金石的理解早已脱离艺术与道德的儒家范式,不过金石中人力与工具对材料的直接作用始终启发着艺术家跨过图像、理念等一切外在的、附加的价值,直面最不应该遗忘的事物。
生长 张钟萄主持
金石学是一门相对古老的学问,拥有正规的把握方式与体系化的信念,像所 有分类学下的传统术语一样。“金石-ed”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这种意识,但“金 石-ing”并非像时态符号那样,表达与之对立,进而预示“过去/完成”与“现在 /进行”的意涵;它也不处理“新旧”或“中西”等可能被赋予的衍生义;它更 多处于“完成”与“进行”之间,或者说,处于正在进行的过程中。但即便如此, 它关注的也不是以古为师,或学古创新这些活化传统之事。哪怕它们有所承继, 却并非有意识地关心“创新”。
“金石-ed/金石-ing”说简单很简单,也可以复杂。简单来说,它选取的艺 术作品,在诸多面向关乎“金石(学)”,譬如显而易见的材料与形式,或相对 隐晦的文化基因。但它们在过去/当下的时间层面、记录与信息的功能层面、感 受与精神的意涵层面,都与体系化的“金石”同中有异。所有“同”的维度,或 许都在金石的过去进行时层面有所体现,而所有“异”的部分,都因为待定、现 时与现世的结构和要素组合而大有不同。
“金石-ed/金石-ing”关注个体意义上的转化过程,不是将既有的体系性的、 沉淀出来的“金石”转化,这个意义上的“金石-ed”是直接可用的,且社会意 义明晰,因此,这种转化可被抛进当下。相反,尽管这些作品确实(如前所述), 与金石多少有关,但它们都还处于“溶解流动状态的感觉结构"(雷蒙•威廉斯 语)。在这种流动状态中,个体意义上的感受是继承的,却也是待定的,是现时 在场的,却也处于社会经验与社会关系之中。尽管这些作品可能关乎某些时期、 某种类别、某个序列,以及艺术家某类经验,但终究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正在涌现之事。
地方志 杨大伟主持
传统的“地方志”是说明文,包含地理环境、民族经济、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
这里所讲的“地方志”仅针对某地区的艺术创作发展而言。
他们以艺术家或艺术教育从业者的身份关注着济宁文化经济发展与城乡变革,以视觉艺术手法诠释着在地性表达,在流行文化盛行的时代,这种对生态文化及时代艺术精神的观照难能可贵。
首先,他们尽力摆脱自身的艺术限度,试图从跨文化角度思考儒家文化和当代艺术的意义,即传统文化与媒介条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释放出什么信息等;并不断试图将这些思考带入个体的艺术体验。
其次,他们不断挖掘在地性与艺术形态、艺术样式、艺术人文及艺术传播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艺术创作由此及彼的逻辑存在。
再则,对于当下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地方志”模式,究竟具有何种价值。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已是当下不容忽视的特质之一;那么,“地方志”的意义和价值是以通过本土化努力构成对“全球化”态势的对抗还是补充,或许会因此衍生出新的见地。
任何艺术的生成都脱离不了一定的地理空间,其作品也一样存在着对环境空间的认知理解及图像和风格的研究……他们将生存中积累的有关文化历史或图像经验和想象力结合,显示了穿越传统绘画界限的能力。
与其说这是特定地区艺术家展的版块,不如说是特定地理属性的文化形态对于相关艺术表达的介入。这种介入性意指艺术家对空间、条件、语境和作品相联问题的判断、分析与诠释。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济宁学院
济宁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
济宁学院美术系
NAA中心
新金石学研究所
济宁美术馆
展期 2021年9月6日—2021年10月10日 开幕、学术论坛的具体时间,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直播地址 bilibili直播间:https://live.bilibili.com/21939425 地点 济宁美术馆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运河路140号
艺术家简介 丁立人 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海门镇。幼时就曾受到过西方现代艺术启蒙,青年时期师承刘海粟、关良等老先生,工作后深入地接触到了中国民间艺术,其质朴的美学趣味对丁立人的创作影响至深。任上海剪纸学会副主席,中国民间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澳门文化司署、香港大一学院、河北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总社等,及国内外藏家。
王冬龄
1945年生,江苏如东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文学硕士,留校任教。1989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讲授中国书法四年,为该校及加州大学(圣特鲁斯)客座教授。1994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
在国外举办个展40余次。应邀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瑞典马尔默美术馆、比利时皇家美术馆、溫哥华美术馆、奥克兰国立美术馆、土耳其现代美术馆、香港艺术馆,以及哈佛、斯坦福、汉堡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公开演示巨幅大字草书和乱书创作20余次。
作品为伦敦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溫哥华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收藏。
李秀勤
1953年 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2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 赴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1990年 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工作生活于杭州。
张永见 1958年生于山东临沂费县。1976年“下乡知青”,年底考入山东济宁师专。1980年任教费县师范。1983年济宁市成立“城市雕塑办公室”,2002年辞职,建立费县“后坡石艺术工作室”,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何崇岳 1960 年生于中国北京。1984 年开始摄影和展出作品,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 刘彦湖 1960年生,祖籍吉林磐石。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1983年至1988年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资料员,兼攻读中国古文字学。1995年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攻读埃及学,199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张强 1962年生于山东肥城。现为中国省部级专家“两江学者”终身荣誉,四川美术学院二级教授,世界实验书法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英国温切斯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为伦敦大英博物馆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首开个人工作坊(2018);系意大利威尼斯拉古纳大展“艺术机构特别奖”得主(与Lia WEl合作2012)。作品先后展示于法国大皇宫,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墨尔本国家博物馆、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香港艺术公社等。荣获《库艺术》2015年、2020年度艺术人物称号;《亚洲艺术》2016年度艺术人物称号;2017年获“2017海南国际艺术大展暨‘中国在场’国际艺术论坛”之“思想先导大奖”。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伦敦现代泰特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学术与艺术代表作为《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约700万字,2013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开始出版。分为学术部分22卷,内容涉及艺术学元理论,中国画学丛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中古宗教视觉史系列等;艺术经验部分18卷,内容涉及张强踪迹学报告系列,观念艺术系列,文人新世代系列等。立项并完成“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研究生教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作为学术主持,主研三项国家艺术基金等。
主持“中国坐庄——全球化与多元化视野之中的艺术史重构”国际艺术学高峰论坛(2016);“视觉史语境之中的’汉字/书写’”全国学术研讨会(2017);“中国在场——国际艺术思想高峰论坛”(2017);“驭墨——威尼斯水墨周2018”国际学术论坛;“驭墨——布鲁塞尔水墨周2019”国际学术论坛等。主持“新金石计划”展览、工作坊、研讨会(2018威尼斯、2019布鲁塞尔、2020布鲁日)。出席“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主题发言,并收入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9)。
班陵生 1967生于中国安徽。1992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至今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九届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理事。2022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评审委员会委员。
靳卫红
1989年毕业于中国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供职于《江苏画刊》(现《画刊》)杂志社,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主编、副社长。现供职于江苏省国画院。
1985年起参加各项艺术活动。于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并数次参加国内外艺术联展。
慕辰
1970年生于辽宁丹东。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专业。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2000年创立慕辰工作室。
创作的代表性摄影和装置作品包括《家族图谱》《大礼堂》《景观米字》《伏羲伏羲》《春秋春秋》《贴牌时代》等。
作品曾参展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亚太三年展、台北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等重要当代艺术展,并且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德国柏林KW艺术中心、台湾国立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展出。
作品的公共收藏包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法国文化部、日本森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德意志银行、比利时中国艺术基金会、白兔艺术基金会等国内外美术馆和基金会。
鲁大东 1973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市。曾经在中国美院读书,书法博士,导师王冬龄、朱青生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一九九五年组乐队,现在是“与人”乐队主唱。 张目达 山东阳谷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文化与旅游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特聘教师。出版专著《然而——张目达》。 1996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现居住于杭州。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同年保送该系研究生,2021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
济宁美术馆
该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西泽立卫设计,历时三年,也是其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关于美术馆的设计理念,西泽立卫希望在空间上展现出开放和自由,希望参观者在自由漫步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享受与体验美术馆的美、感受美术馆中展览作品的美。西泽立卫在设计中特别注重借鉴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在荷叶状、自由起伏的屋顶下,使用了80万块青砖作为建筑的装饰材料,尽善尽美地诠释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文明之间的关系。